📄整理~做錯四件事,讓孩子不愛閱讀❌
- 郁君 孔
- 2020年7月4日
- 讀畢需時 9 分鐘

🗓快有兩個禮拜的時間,小幫手忙於工作與家庭間😵(前陣子端午連假一定要陪家人的啊.....😂) 所以這段時間,即使心中有好幾件想分享&整理給大家的資訊 都因為擠壓不出時間...而擱置了😨小幫手真的是感到非常的抱歉🤣🤣😭 近期最想整理分享給大家的...其實是上個月小幫手邀大家一塊 follow 王宏哲老師的一則直播
🎬『做錯四件事 讓孩子不愛閱讀』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KHuvJUtP94 ⬆️(沒時間看的話...就看小幫手整理的重點囉😆)⬇️
直播中...王老師分享了很多關於培養&建立閱讀習慣需注意的方法與重點👍
這跟小幫手在工作中~遇到很多家長提到培養閱讀~過程中遇到的狀況V.S情境 幾乎一樣
所以小幫手覺得一定要幫大家把重點整理一下,
提供給想建立&培養閱讀習慣的爸爸媽媽們,
可以做為每個階段(年齡)大致的『框架』依循參考 ※(之所以會用『框架』來形容:是因為每個孩子其實都還是有各自相異的性格存在(相信爸爸媽媽最清楚)...建議方式當然指的是大架構...實際上只要家長從中,用心去變化..相信一定可以更完美的協助小朋友建立好閱讀習慣與喜好的)
(前言)
📚閱讀力為什麼很重要?
從小若沒有好的閱讀習慣,到小學時"閱讀理解”差,學習上就會影響到成績 ,
(簡單說~“容易”看不懂題目意思😭(尤其~現在以素養導向活化的出題方式)小朋友在作答時...當然就容易作答錯誤..而影響成績😱)
所以~閱讀能力非常重要!!
好的閱讀力,就能有好的學習能力! (事實上也等於成長時期的自學能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喔👍)
建立閱讀習慣,需從小培養,而且越早越好....
(閱讀從0歲就可以開始培養..而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建議的引導&閱讀方式)
💞如何讓孩子,從小喜歡閱讀?
啟動孩子的閱讀動機,閱讀興趣 ?
當孩子不愛閱讀
或是~ 有些孩子雖然父母有引導...但“就是”不愛閱讀(可是對電視 漫畫 電動 就有興趣?!🥴) 又~或者有以下種種的狀況⬇️ (閱讀症頭):
✅翻沒兩頁...kid 就要跑走了😨
✅喜歡看手機(平板)大於看書 😡
✅只喜歡重複看那幾本 其他的都不想看😅
✅父母不知道挑到的書,適不適合小朋友😕 ✅看書不專心,靜不下來,沒耐心😤 ✅2-3歲的孩子閱讀...一直要自己往下翻...(很心急)...不能等🥵
⛔️在培養閱讀的時候…有哪些狀況一定要留意!避免錯誤呢?
🚫錯誤一:
#錯過閱讀關鍵期 ~『閱讀三個關鍵期』
『關鍵期1』2歲~大量的探索時期
(“書”也是kid這時期探索的目標之一) 讓kid把“書”當作主要的探索目標,未來才會對這個事務感到興趣,才會喜歡! [2歲時候繪本是最主要的]
『關鍵期2』中大班(閱讀敏感期)
kid會喜歡開始試著唸書給別人聽 (同時要有接收的對象)
如果有接收的對象...kid就容易對閱讀感到興趣 (所以此時家長的陪讀很重要)
『關鍵期3』小一到小三(閱讀力的爆炸時期)
從圖像/圖畫到認字(圖文混合)進入橋樑書...最後才進入純文字
#在前面的兩個時期(2歲 & 中大班)建立好基礎,對閱讀產生興趣,那麼後期的閱讀效率就會很高,吸收知識越來越多時,接下來就會更愛閱讀,連成績(學習力)都會被正向的影響👍 #三個關鍵期 千萬不能錯過,一旦錯過才想要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,就要花更多的力氣!!
🚫錯誤二:
#錯誤的閱讀陪伴方式 ~
EX:有些時候大人在陪伴共讀時,(到底要不要照著書唸呢?)其實沒有標準答案....
會識字的時期...父母沒有照著書念...有時反而會被孩子糾正(孩子感覺沒有照著書念..感覺內容很不完整)
尚未識字時 (而某些孩子小的時候)父母沒有照著書念...孩子反而聽得很高興😆
因此~重點其實不是有沒有照著書念,
反而~重點在有沒有情感交流 ? 乾唸書? 還是~有互動的閱讀?(這才是最重要的) 書都是大人在選
孩子無法選擇自己要閱讀的書(家中的繪本/童書,孩子是否可以伸手觸及的到?) 孩子 3.4歲以後..最好是要能夠拿到自己要閱讀的書,(就好比玩具的概念,孩子會對自己有興趣的..主動探索)書籍的接觸也是一樣的概念,能自己拿到書籍,而非大人塞給孩子)小小的動作就會差很多) 讓孩子在閱讀的領域中感到可以自己掌控(拿得到書)可以挑選書...這很重要!!
書不一定要全部都念完
(大人的煩惱:感覺孩子唸書唸到一半就要跑掉....)事實上,這問題要看kid的專注力 EX:三歲的孩子 ~閱讀時,大人應該要自己控制時間(約10分鐘)就差不多😊
👑比較厲害的孩子可能可以15-20分鐘左右,但一般來說,三歲階段10分鐘...專注力就算是好的了! 四歲的孩子...專注力時間約在15分鐘左右
3歲-10分鐘 / 4歲-15分鐘
若以上可以達到...小朋友就算專注力ok沒問題👌👍 (如果沒有達到 就繼續努力一下🤗)
⏳時間之外,重點就是要先協助孩子,建立起『喜歡』 不要一本書...一定堅持要唸到完, 💖(父母需要先做的功課)不論什麼書...可以的話...父母親要先看過一遍 確定一本書如果都照著唸...要花多少時間?
如果一本繪本或童書,父母發現唸完,基本上就會超過基本的年齡時間, 那麼父母就必須在那這本書的內容中...找尋到可以閱讀中斷的時機點(當然~如果小朋友自己就希望可以一直閱讀下去...那麼這情況又另當別論了,代表kid 本來就有動機和興趣,在故事的情境中)
很多孩子在父母唸到一半的時候就想離開~
這時,不用硬逼kid 一定要聽完..留到明天都可以的🤗 (如果父母這時候硬要把一本書念完,反而會讓專注力較不好的孩子,很快就會對閱讀~倒胃口 ) 閱讀千萬不能像在做功課,應該要自然的引導.... 因為kid很敏感,要留意kid的專注力, 硬逼的方式反而會有反效果 ><"
(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引導kid學習講話~有時越逼孩子,反而造成的情緒越多或越限制,越反彈!越不自然,就不跟著做囉😓) 閱讀的領域 要自然引導
🚫錯誤三:
#選錯書 沒有階段選書 兩歲以下,在選書的時候,不該只有選硬紙板的書,此時還可以選擇,可以操作的書(重點)
🧸兩歲以下的孩子:
書中的圖片(內容中重複的橋段 :對比明顯的書籍,會讓嬰幼兒(寶寶)的專注力,對於翻到下一頁的內容,形成明顯期待感) 這類型的書...通常寶寶們就會很喜歡 『so~選書很重要』
0-2歲『操作的書/內容包含“重複性橋段”的書』
3-4歲 選擇有『故事性』的書 最好的是..看到圖就可以說故事的書(以大人的角度,不用看到字...僅看到圖,就可以知道那是什麼意思)這類型的書,最適合這個階段!
3.4歲的孩子對於文字還是符號,這件事情的辨識,才剛開始起步,尚未成熟(這時期的孩子就是看圖而已)因此這個階段的選書,孩子看圖就可以看出故事性~那就是最好的,kid 會喜歡這本書『so~看圖很重要』
5-6歲以後 故事性要再多一點(而且這階段的孩子...已經開始認讀字)可以開始給一些『有字的圖畫書 或者童書』同時看圖像+認讀字
7歲以後~應不設限...科學常識/天文/數學/語言的...只要是日常生活知識型的都可以 ,中年級之後可以開始嘗試接觸『短小說/長篇故事或歷史之類』...等等的書籍,
👑階段選書 真的很重要!!
🚫錯誤四:
#錯誤的閱讀模式
(💞建議:針對閱讀尚未穩定的孩子~選擇書籍時盡量不要選擇單一性質(種類)的書,以免孩子長久後造成 閱讀偏食)
不愛閱讀的孩子,閱讀模式必須要多元(一種媒材中能包含多種模式👍)
父母可以選擇一份書籍中包含多種閱讀方式的素材^^
🧑⚕️王老師以康軒學習雜誌為例:(就是極佳的多元閱讀模式😄👍) ☻主題讀本(包含了大量與日常學習相關的內容:培養生活/自然/品格力)
☻Stame遊戲書 (讓kid 透過遊戲書進行互動)
☻雜誌有聲書(APP/MP3/QR code)以廣播劇場的模式,將當期讀本主題再延伸出去
(當孩子看過書的內容,聽完劇場故事,對整個書中帶給孩子的知識,將會產生更深刻&鮮明的印象建立在腦海中) ....這也是多元的閱讀模式之一
~6歲前不要讓孩子看太多的螢幕~這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能力~
因此有聲書是另一種很好的輔助閱讀模式
(小幫手補充:有聲書~同時可以刺激強化孩子的想像v.s創造力)
#康軒學習雜誌 👈(介紹)
📈分齡四階段 培養閱讀力🏆
閱讀階段 給爸媽的建議.....
Kid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(閱讀能力非天生)
要有『三要 』
1要有環境
2要有媒介
3要有階段計畫
階段一
🌟0-2歲『閱讀觀察期』
此時期的寶寶,在觀察大人的閱讀行為(事實上 父母的各種行為...此時期都是寶寶的觀察期)
不用在意初期kid 沒有專心閱讀這件事,而是要由父母刻意透過一些操作書,故意吸引kid
製造一些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行為...讓kid 有機會主動靠過來
觀察期的孩子,只要對父母正在做的事情感興趣...這樣的情況就已經成功一半了,所以父母親不用對於kid不肯乖乖坐在身旁閱讀的情況感到焦慮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喔🤗
(0歲閱讀...越自然越好) 當我們表現出對一本書很有興趣 kid願意靠過來....這就是在激發kid『模仿閱讀』的能力了...
👍給父母的建議: 吸引注意,激發模仿
(吸引kid注意 不會因為一次的活動 就成功吸引kid的注意 一定要經過反覆的 1次/2次/3次....當kid 願意湊過來時 ....代表“成功一半”)
階段二
🌟2-3歲『閱讀連結期』
此時期的kid 開始辨識文字符號(文字也是一種符號)會開始探索『書』
(所以要讓kid能拿得到書)
重點:不同人來進行親子共讀,可以加強kid對書的好感(就像玩玩具...也是大家陪玩)因為這時期...kid處於連結期,所以~當不同人進行陪讀時 kid自己就會主動將感覺做為連結『原來大家都喜歡閱讀這件事的概念』....因此產生了~
kid也會想把這個閱讀活動變成自己的活動之一 👍給父母的建議: 進行互動,情感連結
千萬不要只顧著唸書,沒有跟幼兒互動(若沒有互動,小朋友很快就沒有興趣了)
父母在帶閱讀的過程中,可以用手指著書,引導kid的視線,去看書裡面的每個圖畫 共讀的人,要把繪本中的角色,情續稍微展現一下~ 如果不是很會講故事的媽媽 那麼可以透過『聲音』的大小,也能展現出故事中簡單的戲劇效果^^ 這樣也可以讓kid很喜歡(因為kid會覺得有變化,不枯燥) 每看完一段時的時候(與kid並肩合作)可以適時的看看孩子,看看書 跟孩子進行情感上的連結和眼神上的對焦 可以幫助孩子維持專注力同時加強情感上的連結
(手指一下/看看書...看看孩子..這樣的小技巧 是2-3歲的引導方法,只要掌握得好...小朋友也會很有興趣)
階段三
🌟4-5歲『閱讀提問期』
這個階段的kid 正在求知期(非常多的為什麼???)
此時期的語言表達快速上升 所以如果這個時期的家長能結合閱讀素材&表達能力
kid就會很愛閱讀,同時可以建立初階的思考力
👍給父母的建議: 引導發問,表達想法
此時期是最適合看學習雜誌的年齡 (因為雜誌中有很多豐富的內容,有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知識,與單買一本書,是不一樣的)
雜誌內容貼近生活,教品格,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好問的,閱讀雜誌的階段,可以學習問很多問題,同時可以結合語言上的表達,因此是很好的媒介,藉由雜誌,可以打下閱讀好基礎! (引導發問 表達想法)
雖然一般書籍也可以...但父母比較費工 (畢竟對於忙碌的上班族父母們,沒有太多的時間功夫去選書,雜誌是已經統整好的多元閱讀內容,就可以讓父母省下很多的心力) 😋雜誌每個月自動寄到家中 方便又便宜(多元豐富內容)👍
階段四
🌟6-7歲『閱讀運思期』
(最重要的一個時期)
運用思考,開始思考的一個時期 這個階段其實是轉成獨立閱讀最重要的時期
一定要在這個時期努力培養孩子自己看書,養成閱讀習慣 (kid的閱讀培養...前面的時期是“興趣培養” 後面的時期是“養成習慣”) 如果習慣建立,可以獨立閱讀的時候,這個孩子未來的整個學習力就會很強了💪🏻
👍給父母的建議: 閱讀橋樑,內容討論
1.閱讀橋樑書:指『圖』『文』各佔50% 比例
(甚至文字比例再多一些,有注音的,故事性更高的圖書)
幫助kid針對幼小銜接,小學的知識...透過橋樑書學得更多一些
2.跟kid 針對內容進行討論:在kid的閱讀中...要跟kid進行討論(如果沒有進行討論...kid 會覺得就是自己在做這件“閱讀”的事而已)
父母可以問孩子,也可以讓kid發問 附加的重點:鼓勵要有家庭的閱讀習慣,不是只有孩子閱讀(吃飯都是全家都要吃的呀🍚)
所以閱讀也是全家一起讀,大人不看書 kid當然也不容易愛看書(要有家庭閱讀的時間 一起討論 獎勵kid思考) 所以~整合分齡四階段 培養閱讀力 🏆 如果四個階段 都有掌握好重點的話,或挑對好教材 kid 未來的學習力,就會非常的強!!





留言